2021-06-01

课题成果 | 北京市公共事业企业降本增效研究

公共服务的供给,不仅仅是为人民生活提供便利,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公用事业企业为城市提供的服务有着非常突出的自然垄断性、公益性与外部性,是一种公共品。这种公共品的提供关乎纳税人的权利,超越了市场追求经济效率的限制,需要兼顾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甚至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牺牲经济效率来维护社会效率,不能完全交给市场来运营。公共服务资源不重不漏且有效率地的配置,是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转型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给相关企业提供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需要有完备的信息披露机制,并向社会报告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需要恰当的引入竞争性激励机制,从而提升整个服务供给的经济效率,而又不至于影响公平;需要引入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赏罚分明,充分调动企业员工尤其是管理层的积极性。

以北京市公交集团为例,北京市公交集团公益性客运业务收入不能覆盖成本,每年需要北京市政府提供高额的财政补贴。减少对政府财政的依赖,增加自身运营的效率,是北京市公交集团急待解决的问题。

然而,北京市公交客运业务收入不足只是表面问题,更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是公交资源没有得到恰当运用,拥堵和空置同时存在。由于道路拥堵带来的公交车辆载客不均,乘客乘车体验较差。公交专用车道的设置由于缺口的存在有时不仅没有增加公交车辆的流动速度,反而形成了拥堵,增加了居民驾驶私家车的动力,进一步加剧了拥堵。同时,地铁由于其稳定的速度,成为了公共交通的宠儿。

因此,解决北京市公交集团降本增效问题不能停留在简单的成本控制和员工激励机制层面,需要我们探究问题的根本,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需要优化公交专用车道,努力形成闭环,避免缺口。公交专用车道的使用时间和道路安排都需要进行系统的优化,尽量避免专用车道空置的情况出现。

其次,需要进行公交线路的优化。进一步明确地铁和公交的分工定位,地铁为长距离大循环,公交为近距离微循环。减少公交系统效率低的长距离线路,增加效率高的微循环路线,避免地铁和公交的直接竞争。促进地铁和公交的差异化竞争,推行地铁和公交的免费换乘,增强地铁和公交的互补性。

第三,需要限制私家车的使用,鼓励绿色出行,增加公交乘坐的人次。可以通过在拥堵核心地带征收私家车拥堵费、提高停车费等手段降低使用私家车的动力。


数字经济时代,公共事业企业的运营需要结合智慧城市的建设进行,需要提升精细化管理,比如:提高信息化程度,增加大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推动科学化决策机制的实施;完善相关立法,推动央行数字货币的使用,便利支付的同时实现智能监控。


作者:

何平,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王建飞,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