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8

成果摘要 | 发挥国有资本第二财政作用:助力科技创新、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有资本第二财政的内涵


课题组首先明确了国有资本第二财政的内涵,厘清了国有资本财政和公共财政的差别和联系,特别是两者各自的优势和互补性,并提出了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第二财政作用的体制设计和政策建议。然后课题组梳理了我国战新产业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对应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第二财政作用的政策建议。接着,课题组总结了国有资本管理体制的改革历程,第二财政作用的发挥现状。另外,课题组系统梳理了国有资本助力创新扶持战新产业的国际和国内经验,提炼了成功案例的关键因素。最后,通过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的案例进行具体分析。


国有资本的投资特征


除此之外,课题组还从战新产业的重要投资方—“风险投资”出发,系统描述了国有资本相比于私人资本在投前选择和投后行为上的投资特征,并分析了行为背后隐含的双重目标:保值增值和财政目标。研究显示,国有资本投资呈现兼顾“增值保值和财政功能”的双重目标的特点。相较于私人资本,国有资本在投资标的选择上明显偏好规模大、年龄高、投资阶段靠后的企业。企业创新能力的筛选以及行业、地区的分布,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国有资本的财政作用:国有资本更偏好创新企业,并注重促进企业创新成果的落地;在集成电路、节能环保等早期或具有正外部性的行业,国有资本补充了私人投资的不足;同时国有资本更偏向投资本地企业。在投后行为上,包括企业培育和股权持有等行为,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并没有明显差别,说明国有资本有较强的市场化程度,可能是源于其增值保值目标。另外,国有资本对私人投资的引导作用有明显的行业异质性。


国有资产盘活的基础条件


国有资产的盘活已经成为影响政府可用财力和提升国有资本影响力的重要因素。课题组从实现敢交易、愿交易、能交易、易交易的目的出发,梳理了指导思想上、制度上、工具上的实现有效盘活的基础条件。课题组强调有效盘活国有资产的现实抓手是建立盘活交易平台,以交易促盘活:交易平台体现了利用市场来盘活国有资产的指导思想;设计合理交易规则来培育市场,促进潜在供给和需求的匹配;以盘活收益为激励,促进或倒逼相关部门提供相关资产信息、理顺资产管理;实现对资产交易的全程追溯和监督。最后,课题组梳理总结了资产盘活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政策建议、以及各地的经验。


感谢关注,如需了解更多该研究内容,请联系我们。

Email:thuisoe@tsinghua.edu.cn















审核:于雁芳

排版:周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