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7
沙龙回顾|新国企视角下的国资监管——挑战与应对
首先,辛宇教授从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国有企业监管,国有企业创新和价值创造等方面做了深入阐释。党的十八大之后,国有企业在治理结构、功能定位、整体运营等方面均发生巨大变化,但同时面临着构建整合、协同、平衡、有效、可操作的新国企监督体系等现实困难。他指出:与一般公司治理体系不同,国有企业治理体系中更关注各方利益的平衡;在治理机制上更强调党的领导与现代企业制度的结合;在目标函数上,呈现了多元化的特点。因此,在国有企业治理体系里面,更多体现多元目标的平衡,即涵盖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政治目标,是强调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的目标函数;并且党的领导有助于确立和实现国有企业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政治目标,可提供有效的监督和制衡机制。在国有企业监管方面,他认为,覆盖所有国有资源,全口径、全透明的全社会共同监督和监管是未来努力的方向。在国有企业创新和价值创造方面,他认为,改革开放深化过程中国企创新能力提升,要激发省属国企高管的企业家精神,发挥省属国企改革在整个国企改革中的枢纽作用。
辛宇教授分享
郝颖教授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总体上看,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是其普遍具有的特征。党的领导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机结合,是国有企业治理体系的基本特征。党的领导嵌入到公司治理体系中,并在国有企业治理体系中起着领导作用。企业的党建工作,通过教育、引导有机地融入国企创新中,让国有企业在新的发展阶段,做到全链条价值创造的责任担当,并且在市场化进程中,不断摸索真正的中国式现代国有企业模式。
郝颖教授分享
最后,周丽莎主任总结道:在当前新的环境与背景下,明确国有企业定位,以及在监管方式和监管模式下的定位对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下国有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