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3

基础理论系列讲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功能定位的历史演变

本次讲座主要回顾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历史,详细介绍了其在政策性时期、商业化转型、股份制改革以来各个时期的公司结构和职能。并且总结金融资产管理公司20年(1999-2019),王元凯老师认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功能定位是动态的:不同的阶段,被实际人定位为不同的功能。从特殊的财务装置,到经营利润目标制,再到聚焦主业、服务实体。讲座主要分为了五个部分:历史回顾,政策性时期,商业化转型,股份制以来和结论及问题。


一、历史回顾

资产管理.jpg

       二、政策性时期

期间:1999年成立到2006年底,标志是财政部考核文件。

功能定位:特殊的财务装置,作为政府为解决国有银行不良资产问题而做出的一种正式制度安排。国家为了保障国有银行这种“好银行”脱困,新设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这种“坏银行”,专门收购处置不良贷款。

机构:财政部独资的非银金融机构,国有独资金融企业。

业务:政策性不良贷款收购处置业务,四家对口自己的母体银行。


三、商业化转型

期间:2006年底到股改完成之前,标志是2010年信达资产完成了股份制改革。

功能定位:经营目标制度和多元化发展;国务院给的政策是,市场化、多元化、一司一策。

机构:财政部独资的非银金融机构,国有独资金融企业。

业务:开展市场化不良贷款收购处置业务;四家不再固定地对口自己的母体银行,交叉,包括股份行、城商行。


四、股份制改革以来

期间:2010年7月以来,标志是信达资产完成了股份制改革。

功能定位:2017年之前,经营目标制度和多元化发展,市场化、多元化、一司一策;   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及党的十九大之后。聚焦主业,服务实体,防控风险。

机构:中央金融企业,财政部控股的金融企业。

业务:开展市场化不良资产收购处置业务


五、结论及问题

总结:金融资产管理公司20年(1999-2019),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功能定位是动态的。不同的阶段,被实际人定位为不同的功能。从特殊的财务装置,到经营利润目标制,再到聚焦主业、服务实体。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功能定位的决定因素。


嘉宾介绍

王元凯,安徽合肥人,工学、法学学士,经济学硕士、博士,金融学博士后。现供职于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总部,曾在人民银行、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徽商银行、平安证券等单位工作,公开发表《国有资产管理公司金融功能的国际比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开展投贷联动业务设想》等论文及撰写各类研究报告共80多篇。


主办单位:

       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